站內關鍵字搜尋、找尋可魯的足跡

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

竹笛介紹

笛,吹管樂器。俗稱笛子、橫吹,在二人台樂隊中稱作梅。
竹製,橫吹,上開吹孔和膜孔各一,按音孔六,尾部常有二到四個出音孔,音度到兩個半八度。

常見的有曲笛和梆笛兩種:
用於伴奏百方梆子 戲曲的稱梆笛音色高亢、清脆;
用於伴奏崑曲的叫曲笛,音色較圓潤。

梆笛短於曲笛,也高四度音。流行在各少數民族地區笛各具特色。
笛多用於獨奏。合唱及歌唱的伴奏,在民間的樂隊中,常處於領奏地位。
傳統的笛,其按孔之間距離相等,演奏者用叉指吹法和口風的控制相互配合已調節音高或轉調。
近年來對笛進行多次的改革,有的增加了半音指孔和音鍵,便於轉調。


相傳漢武帝時(公園前140-87),張騫出使西域(即現在的中亞細亞一帶)以後,才開始將吹笛的方法,傳到當時的首都長安(即現在的西安)。從漢墓的括片和敦煌壁畫中都有笛子這一點來看,可以相信,中國至少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這樣的樂器。
笛子傳入以後,人們再長期演奏的實踐過程,結合了本民族的特色和喜好,創造性的發展了笛子的演奏技術。如在宋、明之間,民間流行了半孔按法。這種情況,在宋陳暘【樂書】、明朱載堉【律呂精義】與朝鮮的【樂學軌範】中,都有詳細的記載。

過去笛子多作為伴奏和合奏樂器使用(如戲曲伴奏),經長期的藝術實踐,特別在近年來專家們的改良,和吸收了西洋長笛的優點,把笛子製成活節以便轉調,加上鍵子以利轉調,獲得迅速的發展。目前不但成為伴奏和合奏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之一,在其他管旋樂器中也常用來表現明族的特色,而且也已成為一件富有表現力受人們歡迎的獨奏樂隊。

參考資料
梆笛曲笛研究 學藝出版社
中國音樂詞典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給我點回應吧